中国科学家著名又意义重大的故事
钱学森:冲破阻力回国,铸就航天伟业
-
艰难归国:钱学森在美国留学工作期间,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定回国效力。然而,美国政府却对他百般阻挠,甚至将其软禁。经过长达 5 年的不懈斗争,在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与努力下,钱学森终于在 1955 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怀抱.
-
航天贡献:回国后,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导弹航天事业主要技术领导职务。他指导设计了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协助聂荣臻成功组织了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 “两弹” 结合试验,牵头组织实施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任务等,使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誉为 “中国航天之父”.
-
学术成就:钱学森在学术上也有着诸多开创性贡献,如与导师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创立了卡门 - 钱学森方法;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完成《工程控制论》等著作,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摘掉 “贫油国” 帽子
-
地质力学的创立:李四光一生致力于地质研究,创立了地质力学。他通过对大量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认为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岩石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和位移,从而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地质力学的创立,为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
-
石油勘探突破:20 世纪 50 年代,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分析我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在他的理论指导下,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一举摘掉了 “贫油国” 的帽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
地震预测研究:李四光还对地震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根据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资料,提出了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的地震预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解决全球粮食问题
-
研究历程:上世纪 60 年代,袁隆平在田间偶然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由此受到启发,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面临着诸多质疑和困难,比如传统观念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无优势等,但袁隆平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坚持进行科研探索。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他终于成功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
-
巨大贡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如此,杂交水稻技术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袁隆平因此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
不断追求:袁隆平一直怀揣着 “禾下乘凉梦”,不断追求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他带领团队继续开展超级杂交稻等研究,不断刷新水稻产量的世界纪录,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巨大贡献
-
抗疟研究历程:上世纪 60 年代,越南因疟疾死亡人数众多,向中国求救,屠呦呦临危受命,开始抗疟药物研究。她从大量中医药文献中寻找线索,经过 300 余次筛选实验,最终确定了以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并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
-
重大意义:青蒿素的发现,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尤其是在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成为了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大大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
科研精神:屠呦呦在科研过程中,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勇于探索、敬业奉献的精神。她不畏艰难,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勇于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了科研事业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这种精神激励着无数科研工作者为了人类健康和科学进步而不懈奋斗.
王小谟:开拓中国预警机事业,打造 “空中帅府”
-
雷达研制:1961 年,王小谟从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专业毕业,投身雷达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当时世界领先的脉内扫频方法,为日后的雷达研制打下基础。1972 年,他担任总设计师,主持研制首部国产三坐标雷达。经过十余年的努力,1984 年我国第一部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三坐标雷达成功问世,使我国防空雷达实现了从单一警戒功能向精确指挥引导功能的重大跃升.
-
预警机自主研发:上世纪 90 年代,王小谟力主自主研制预警机。作为中方技术总负责人,他在国际上首创了背负式、大圆盘、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型预警机方案。2000 年,外方终止合作后,他主动请缨主持研制。经过多年攻关,研制团队突破了 100 余项关键技术,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 9 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并在 2009 年国庆 60 周年阅兵式上公开亮相.
-
人才培养:王小谟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拿出奖金设立雷达创新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雷达和预警探测技术领域作出贡献的年轻人。他还经常组织专题讨论,把重要的方案设计交给年轻人,并给予具体指导,为我国预警机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领军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